東風吹,戰鼓擂,T8燈管誰怕誰!市場容量、通用性強、進入門檻低的T8燈管和T5一體化支架,目前已經是血流成河的紅海,上周各地廠家掀起了T8價格戰。流通類T8玻璃燈管價格一路從十多元殺入6元的低價,5.9元/支是目前我聽到的最低價格,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,批發價價格還是13元左右吶!攔腰斬斷的價格讓多少企業老總淚奔,短期內貌似讓多少經銷商欣喜若狂。
作為從事LED研發12年的產品經理,我含淚告訴你們沒有什么不可能。下面給有興趣的看官算個帳(此次只談成本,不談質量及性能)。一只低端流通T8玻璃燈管成本:LED顆粒,廣東中山鐵支架+合金線0.2W的價格在2分(光亞展看過有1分6的,沒見過實物不作評論,用斤稱的估計分光分色有問題一般稍有規模的企業不會用);目前1.2米T8一支燈管最少用72顆(再少有亮斑就不能看了),共計1.44元;再加貼片一個點3厘錢/點光源組件合計約1.8元;線路基板按120元/平方算(不要問能不能過認證和導熱系數及耐壓的問題,因為這個問題很弱智)約合0.01平方共計1.20元;驅動線性13~18W的大約0.8元/只(質量只能呵呵了),玻璃燈管+涂粉約0.6元;兩端G13燈座堵頭共計0.5元;包裝+印標簽按0.4元計算;加工人工按0.3元計算,合計5.6元。按現在的行情要利潤就不要想了,這還不算承擔退換貨的風險,當然這是我知道最“經濟”的材料價格了。
各位看官要問了,加上物流費用、產品退換貨風險,企業利潤趨向于零,企業沒有利潤怎么活?犧牲了產品質量和服務的產品,推向市場有何目的?各企業競相追逐低價,可以持續多久?經銷商大量囤積的這貨,到底能產生多少價值?
筆者分析,企業這么做,要么是財大氣粗,圖的是壟斷市場;要么是短時期被動參戰,保護既有市場。無論哪種,都是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的做法。價格因素只是眾多影響銷量的其中一項。多打產品戰,渠道戰,服務戰。說到底,產品質量是立身之本,如果大量劣質產品流向市場,使終端用戶對LED市場失去信心,那些堅守高品質、高穩定性的生產企業也許更有可持續發展空間。